对我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11

对我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许多原有的中小规模造纸企业的粗放式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痕迹较严重,仅靠现有造纸工业生产线上的工程技术进步,来实现绿色发展,力量有限。即使通过技术进步使单位产品的能耗、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造纸工业产能总量太大、产能过剩,同样是不可持续。

因此,我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首先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必须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建立投入低、消耗少、产出高、效益好的“两型”工业结构,以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其次,造纸工业绿色发展还需要建立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提高造纸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水平,在造纸及派生产业链中不断实现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提高产业链价值。


加快淘汰燃煤锅炉

2015年,广东省将东莞市造纸行业锅炉能效提升作为试点,对造纸行业锅炉系统进行诊断,半年时间,12家纸企锅炉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9万吨。2015年1月-10月,广州市对219宗高污染燃料锅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截至2015年11月底,广州市各城区共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195台,任务完成率为76.7%。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省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锅炉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16-2018)》,要求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推动锅炉燃料使用多元化。

无独有偶,2015年浙江将全省73个县(市、区)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预计2017年年底前,除集中供热锅炉外,浙江省将全面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排污大户,造纸行业自然被放到了整改前列。据了解,浙江省对淘汰的燃煤锅炉给予每蒸吨1.5万元(2015年)、1.2万元(2016年)、1万元(2017年)的资金补助。对于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的,还将有配套优惠政策。2015年上半年浙江省已完成了对4901台燃煤锅炉(窑)的淘汰改造。


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

2015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将根据“水十条”等相关规定对电力、造纸、纺织等排放量大的行业污染源开展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消息一经发出,江苏省即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将分两个阶段大幅上调废气、废水排污费征收标准,欲通过加大价格杠杆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目前,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5省已先后出台了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办法。

征收高额排污费,无疑是给本就受环保成本压力的造纸业的又一记重拳。早在2014年,有关部门就下发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实行差别收费政策,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在造纸行业利润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此举将成为压倒低效纸企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年多过去了,排污费已进入全面征收阶段,山东、广东、浙江等省份因排放问题而关停整改的造纸企业不计其数。大企业拼命上设备整改,小企业更是如履薄冰。兼并、重组、跨界、关停,转型之战愈演愈烈。


传统造纸工业是典型的水、原料和能源等资源大量消耗型行业,也是“三废产生较多的行业,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受到资源和环保方面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制约。只有通过提高业内人士的战略意识,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造纸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最终才能使中国造纸工业真正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新一轮“绿色风刮起 ”再促纸业转型 下一篇:互联网+为出版带来新契机
东莞市万善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