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出版带来新契机

发布时间:2024-12-11

互联网+为营销带来新活力

科技的提升对传统出版的影响正在加强。传统教辅策划商以品质至上为基础,从专家团队、师生需求等方面精耕细作,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二维码、“导学号”、在线教育“码上学”等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为书业营销带来了新鲜活力。其中,“导学号专利产品 免费教辅升级”、“智能教辅 天天扫题”等广告条幅即为最好的例证。

“文科产品用二维码,理科产品用‘导学号’,利用互联网加大了对产品的营销、推广。”四川盛世启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汪志伟介绍道。2015年该公司在策划和组稿流程方面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与教科所专家沟通较多而忽略与一线教师互通信息的模式,在组稿淘汰率上加大力度,提升了产品质量。该公司在2016年继续延伸渠道,做好县镇分销工作,确保将更多的样书送到用户手中。

北教传媒总经理刘强则告诉记者,依托传统的教辅资料编写模式,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北教传媒联合自行开发的“跨学网”,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在线讲解共同发力。打造教辅行业新标杆是北教传媒的最终努力方向。

互联网可以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让我们把这种以人为单位的个体再扩大,换成一家家的企业,是的,这就是在2015年已经崭露头角、2016年或将如火如荼的企业电子商务。此前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服务大多是B2C、C2C,面向的是终端客户C端。虽然互联网打破了市场的藩篱,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面向全部的市场和客户,但每一家企业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巨无霸”企业,于是一大批专门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涌现,比如社保缴纳、法律咨询、货物运输、营销推广……。其将每一种商务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并利用强大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整合,实现着此前一家小企业无法完成的目标。滴滴打车就是依靠一个APP成为了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我们总在讨论印刷的出路在哪里,一个观点是如果印刷企业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就实现不了规模效益下的低成本和高利润,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错,年产值几十亿的“巨无霸”印刷企业自然在工业复制的市场领域领跑。但如果将一家家专注于某一道印刷工序的微型企业进行整合,通过“网络众包”实现一个个模块化服务呢?一家无所不能的“万能印厂”就可以这样出现了。从利基市场出发抢占最大范围的客户,互联网让微型印刷企业聚沙成塔,且比大型印刷企业具有更为灵活的市场经营策略,这或许才是印刷“互联网+”的真正赛点。

治理瓶颈


纵然凹印企业在VOCs治理方面已经探索到些许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VOCs治理技术的不成熟,确也制约了其在VOCs治理道路上的前行步伐。

在末端治理方面,凹印产生的混合溶剂的回收处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若凹印企业自行投资引进相应的精馏设备,不仅耗能较大,而且回收的溶剂在纯度上大多不达标,回收溶剂的利用价值也不高。所以,目前大部分凹印企业不敢贸然引进专用的VOCs回收装置,而是采取简单的末端处理方法,如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在源头控制方面,对软包装凹印企业而言,目前最理想的选择是采用水性油墨或单一溶剂油墨,而水性油墨的呼声更高。但事实上,水性油墨的实施要比单一溶剂油墨更漫长、更困难。整体来看,水性凹印油墨所呈现的印刷质量尚未达到溶剂型凹印油墨的同等水平,生产过程中容易因印版网穴堵塞而产生版面上脏和气泡等故障,且印品在色泽度、附着力、印刷适性等方面的表现也很难为市场接受。此外,薄膜水性凹印油墨还存在不可忽视的技术“软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溶解性差、干燥速度慢、复合强度差等。为了弥补水性凹印油墨在性能方面的不足,就必须改造现有凹印设备的干燥系统,改进印版和制作工艺,甚至要改变油墨配方,但这无疑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印刷包装企业的综合成本。再者,一些水性油墨“并发症”也同样存在,如油墨中含有的水分可能会改变复合薄膜的结构,从而影响薄膜的功能性;油墨中水分蒸发到设备周围,长久下来会导致印刷设备生锈,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对于凹印企业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印刷包装行业的VOCs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为了应对强硬的政策法规,还是生存的必行之路,印刷包装企业都必须鼓起勇气,披荆斩棘,在绿色变革中抓住机遇,创造绿色财富。

上一篇:纱布卷使用时必注意的问题你了解过吗? 下一篇:(无)
东莞市万善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