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走上自己完成按需印刷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11

目前,出版领域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走上自备数字印刷设备、自己完成按需印刷的道路。这既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求人不如求己”的思维方式使然,也是入门级数字印刷设备的投资并不算高所致。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创建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公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这既有文献类读物本身印数较少的特殊因素,同时也有便于自我控制与管理,甚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因素。

如今国内在数字印刷图书上走得最为成功的江苏凤凰数码公司,同样属于传媒集团体制内运作,这有助于集团负责人从编印发各自利益的层面上来权衡印刷工价,推动按需印刷在断版图书中的应用,并通过考核出版社的方法来鞭策出版社运用数字印刷技术。

凤凰数码与文献拓方的区别仅在于因为印刷量的多寡分别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连续纸数字印刷设备与单张纸数字印刷设备。


推进绿色印刷进程 满足群众环保需求

人民群众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呼声高,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大,工作力度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负面清单管理越来越严,这是包括北京印刷业在内的所有传统产业面临的贴身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是北京印刷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通过的第一道门槛。企业对此要高度重视,要关注有关政策法规,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更应如此,应有专人做这项工作,研究政策,做好与有关方面沟通的工作,否则就会很被动。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出台《绿色印刷自我声明管理办法》。自我声明强调公益性,将会较大幅度地减少企业实现“标定”的费用,相关企业要关注此事。北京市印刷企业要严格执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印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绿色印刷产品的环保质量,建立原辅材料环保质量的控制追溯制度,完善购销合同,避免为不合格供应商承担损失。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要加强绿色印刷产品的环保质量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维护绿色印刷产品的社会公信力。

同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两年来,我们感受到通过这项工作确实能够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从首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取得成效的情况来看,在目前传统产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找到有利的投资项目,而做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各项基础工作加强、运营效率提高、节能减排增效等综合因素的推动下,不仅企业的中长期利益可以预见,近期利益也可以显现。纳入2015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有13家企业。

如何尽快形成实施绿色印刷的市场基础是下一阶段要思考的问题,形成市场对绿色印刷的倒逼机制,形成消费者对绿色印刷的倒逼机制。从全国实施绿色印刷的情况来看,绿色印刷的成本还没有通过市场顺畅地传递出去。这与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印刷,包括生产其他安全环保产品的情况有很大差距。购买力是一个原因,多数人不了解绿色印刷与自己健康安全的关系是另外一个原因。

上一篇:印刷业面临困境化解压力有四招 下一篇:找不同:冷看中美印业差异
东莞市万善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