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1
近几年,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召开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到职业技能培训这一问题,在众多印刷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另一面,是行业各个领域技术人才的匮乏。我们能看到,这几年,每年春节之后都会出现“用工荒”。而更为严重的是,“印刷人才荒”充斥印刷行业的全年发展。
如何才能解决印刷行业的技术人才问题?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在人才已经实现高度流动的今天,原来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显然已经有些过时,培训就成为培养印刷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印刷行业的培训主要依赖于行业协会、相关政府部门等组织。但近年来,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为何有行无市
作为设备供应商,笔者所任职的公司也关注到了行业技能人才匮乏这一事实,并希望能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局面。公司曾在近期组织过两次培训活动,培训地点分别是北京和深圳(为方便当地及周边学员参加培训)。为了能够吸引学员,同时让学员有更多的收获,笔者所在企业联合了两所知名印刷院校共同开展培训活动。从课程设计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先进的练习设备)以及院校的资源(具有深厚理论素养的专业教授),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入手,尽最大力量贡献给学员最多的学习内容。而最为关键的是,在费用上培训主办方也做了极大的努力,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培训队伍,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点费用。
培训活动的结果怎么样呢?从参加培训学员的情况来看,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不错过一分一秒的学习时间。可见,印刷操作人员渴望有培训的机会来提升技能,他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但回想每次培训班的招生情况却并不能说令人满意。对于主办者来说,如此优惠的条件,应该能够招收更多的学员,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人积极报名。
阻力五花八门
这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一般在职培训,学员往往都是经过印刷企业委派,企业会代为支付培训相关费用。尽管印刷操作人员培训的意愿强烈,但如果印刷企业不能委派,他们也无法“翘班+自费”地去做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印刷行业培训活动发展得如何,关键还在于印刷企业的管理者对培训的看法。有的公司非常重视培训工作,甚至公司主要领导及部门经理都会参与技能培训活动。
能否参加培训还取决于培训期间公司业务情况,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选在旺季,在印刷厂常见的景象是,所有部门下放车间参加劳动,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抽出人手去参加培训的。
还有哪些问题影响印刷操作人员参加培训呢?那就是企业的担忧。担心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技能提升会要求涨工资,担心他们经过培训后会被别的企业“挖”走,尽管这种猜测有点狭隘,但恐怕也是有的。
当然了,费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即使能够免费培训,但毕竟还有交通和食宿的问题。
根据分析调研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1.所调研的企业全部采用胶印工艺,其涉及到的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等基本符合环保标准要求。主要污染排放集中在印前制版的少量废液和印刷过程中的润版液和洗车水两种原辅材料有一定的VOC排放,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理的。因此,北京地区采用胶印为主工艺方式的绝大多数印刷企业是属于低污染的环保企业。
2.而包装印刷企业的VOC排放差异很大,除采用比较环保的胶印工艺和柔性版印刷工艺以外,采用溶剂型油墨的凹印和丝网印刷,VOC排放量较大。因此,对那些VOC排放较大的包装印刷企业(塑料包装和印铁包装)需进一步限定排放量,需采取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标,若不能达标,应采取从北京地区退出的机制。
绿色印刷是大势所趋营造健康的经营环境
也许有人要问:清洁生产和绿色印刷有何区别?清洁生产是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消费使用、直到产品寿命终止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清洁生产,可以减少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循环利用、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是有法可循的,2002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而绿色印刷是2011年环保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实施绿色印刷的声明,绿色印刷时基于绿色印刷产品认定的方式,要保证印刷产品的绿色,以确保不会对人员身体带来危害。
截止到2014年7月,北京地区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有63家,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与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对申请绿色印刷的企业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和补贴密不可分。目前北京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仅有五家,分别是北京日报社印务中心、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京华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顶佳世纪印刷有限公司和北京大恒印刷有限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企业正在审核进行时当中,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同样的,凡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也将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清洁生产和绿色印刷是大势所趋,印刷企业必须倍加关注。随着北京市政府将环保治理提上战略性议程以来,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被严密抽查,甚至一些企业被进行强制清洁生产,这给企业管理者的心态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局面,印刷企业应积极主动对企业内部的排放和能耗进行梳理盘点,完善从业务的源头、原辅材料采购到印刷工艺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各种问题,如果把住源头关,自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绿色的。将申请绿色印刷认证、申请清洁生产审核当成是一条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信心迎接各种审查与监督,才能放松心态抓住重点,健康发展。
此外,全行业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宣传,大声呼吁,书刊印刷产业不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让全社会全行业了解印刷,为印刷产业营造出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